- 地址:
- 湖北省沙洋镇垢塚村五组6幢
- 邮箱:
- admin@hbhbssjs.com
- 电话:
- 13445258188
- 传真:
- 13445258188
进入2024年以来,俄乌战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双方的非对称打击行为几乎占据了对抗的半壁江山。
乌克兰利用远程攻击无人机频频袭击俄罗斯炼油设施,俄30座大型炼油厂有15座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攻击,能源减产高达15%,也导致昔日的石油出口大国如今无油可用,即便把储备油用上,还得从白俄罗斯进口石油。
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1月份俄罗斯从白俄罗斯进口原油数百吨,到3月份飙升到数千吨,相关机构预测4月份这个数字还将上升。
俄罗斯人则玩命的轰炸乌克兰水电基础设施,使用了包括X101、X-59、X-22等型号巡航导弹,“沙希德-136”自杀无人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乌克兰的水电设施。造成乌克兰损失了包括煤电厂、水电大坝等在内50%的水电设施,尤其是对第聂伯河水电站的袭击让乌的基础能源供应陷入危机。
双方都有各自的战略目标,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的经济收入与战争潜能,迫使其在战争成本投入中追加投资困难。
俄罗斯打击乌克兰水电基础设施则是为了制造恐怖威慑,削弱乌克兰人对这场战争的支持率。
可以预见是两国的这种非对称作战的行动烈度还将升级,那么,问题来了,从打击效果和修复能力上看谁会先撑不住?
根据乌克兰政府和《》透露的信息,在俄罗斯近来一系列的“远程精确打击”中,乌克兰基础能源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乌克兰最大的私营能源集团DTEK旗下火电厂已失去了80%的发电能力……而俄军的攻击很有可能继续,因为乌克兰没有足够的防空系统……
好消息是乌克兰电力工作者和支持者正在努力抢修受损设施,包括发电机组与变电站等,美西方等国在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设备的同时还派出了技术人员冒着二次轰炸的危险努力作业。
很多网友可能对俄罗斯的持续性空袭危险没有大致概念……俄军刚刚再次袭击了扎波罗热,两次袭击时间间隔40分钟左右,二次袭击专门打救援与救护人员。这种专打救援人员的恐怖手法此前在敖德萨和哈尔科夫也出现过,今天打救援人员,明天打电力工人,毫无战争操守的行为让人不耻。
在被俄轰炸的乌克兰水电设施中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帮助乌克兰恢复设备运行,千万人举力下,如果没有重大损毁修复的很快。
遭到乌克兰无人机攻击的俄罗斯能源设施修复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短时间内恢复生产能力几无可能。
路透社和俄媒7x7报道,俄罗斯在修复炼油厂过程中遭遇了巨大阻力,困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国际社会制裁损毁器件无法购买,二是无法攻克技术难题……俄乌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炼油厂的技术工作主要由西方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战争爆发后这些技术人员都回国了,相关技术工作俄本土工程师根本拿不下。
譬如,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技术工作就是由美国“环球油品公司”负责,该公司技术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拒绝再为俄罗斯客户提供服务 。俄罗斯工程师们到处找配件,最后好不容易找到配件又不知道如何修理这个重质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汽油的催化裂化装置,造成公司旗下最大炼油厂被迫停止运转,整个公司石油产能下降了40%。
实际上这一现象何止俄罗斯,懂的网友都知道,东国也有很多进口设施设备维修权和技术在别人手里,出现故障就得高价聘请国外技术人员解决……私自维修,人家一个远程锁机立即让你的设备报废。
这也意味着只要乌克兰持续发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的炼油产能会下降更快,即便那些未遭到无人机攻击的俄罗斯炼油厂,一旦某些关键设备出现故障也会面临重大困难,甚至停产。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谢尔盖.瓦库连科表示,如果乌克兰持续发动如此强悍的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的防空能力又得不到较大提升,乌克兰“帮助”俄罗斯削减炼油产能的速度将比俄罗斯恢复产能的速度快得多……如今,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炼油厂正在因为“计划外维修”停工。
作为连体姐妹,乌克兰为何只袭击俄罗斯炼油设施而不袭击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设施呢?
这是因为俄罗斯天然气产业根本无需乌克兰袭击,《生意人报》等多家俄媒消息:由于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产业受到制裁以及没有足够的天然气船等缘故,一些天然气商被迫减产甚至停产。
如俄罗斯第2大液化天然气商诺瓦泰克正考虑暂停北极天然气项目建设……要知道这个位于格丹半岛的天然气项目一旦建成,将助推俄罗斯在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份额从8%上涨为20%,但由于西方制裁及无法获得冰区作业的天然气液化船,项目被迫搁浅。
毫无疑问,西方的制裁作用日益显现,更重要是乌克兰2024年的无人机产量将达到200万架,预示着有能力每日出动3000架以上的无人机对俄本土进行高频袭击,攻击密度比如今高50倍~100倍。
随着俄罗斯炼油能力的不断下降,届时,俄军的飞机坦克等军事设备加油都会成问题,互相伤害中,首先扛不住的肯定是俄罗斯人,石油毕竟属于战略资源而水电不是。开云电竞开云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