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 (KAIYUN) 官方网站

开云电竞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的通知(试行)|开云电竞
最新公告:
开云电竞质量第一 技术先进
最新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联系我们  
13445258188
地址:
湖北省沙洋镇垢塚村五组6幢
邮箱:
admin@hbhbssjs.com
电话:
13445258188
传真:
13445258188
开云电竞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电竞动态 > 开云电竞动态
开云电竞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的通知(试行)添加时间:2024-11-28 05:31:01

  化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智慧工地协同监管作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厅函〔2023〕291 号)、《广东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21〕11 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函〔2023〕13 号)、《广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动高水平安全生产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安〔2023〕6 号 )等文件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本市房屋建筑工程(含综合管廊)智慧工地建设、应用及评价工作通知如下。

  本通知所称智慧工地是指综合采用各类信息技术,围绕人员、 机械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施工现场关键要素,具备信息实时采集、互通共享、工作协同、智能决策分析、风险预控等功能 的数字化施工管理模式。

  智慧工地建设、应用及评价遵循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统筹 规划、务求实效的原则,参照广州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智慧工 地技术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开展。

  智慧工地评价分为 “过程应用评价”和 “最终结果评价”。 智慧工地评价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市房屋建筑工程(含综合管 廊)智慧工地的统筹管理和监督;指导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 站(以下简称 “市安监站”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 简称 “市质监站” )和各区( 空港委)住建部门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应用及评价工作。

  各区( 空港委)住建部门和市安监站、市质监站根据职责分 工对所辖项目智慧工地的建设、应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项目智 慧工地评价的初审。

  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监测与研究中心负责开发、维护广州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以下简称 “市智慧工地平台” ),制定相关数据标准。

  广州市建设科技中心负责建立智慧工地专家库,协助组织开展智慧工地的评价复审。

  建设单位对智慧工地建设和应用负首要责任,应发挥牵头作 用、保障建设资金、健全管理机制,组织各参建单位推进智慧工 地建设和应用。新开工项目,宜在概算编制时单列智慧工地建设 费用,计入工程造价;已开工仍在建的项目,具备智慧工地建设 条件的,可在暂列金或预备费中开支智慧工地建设费用。

  自 2024 年1 月1日起,全市未开工的房屋建筑工程(含综合管廊)均应按本办法要求建设智慧工地。其中,工程造价大于 5 亿元或建筑面积大于 2 万平方米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建设一星级智慧工地,工程造价大于 10 亿元或建筑面积大于 5 万平方米的政府 投资项目应建设二星级智慧工地,鼓励工程造价大于 20 亿元或建 筑面积大于 10 万平方米的项目建设三星级智慧工地。

  各项目参建单位可通过市智慧工地平台,进行《智慧工地专项建设方案》(详见附件)上报、智慧工地评价申请、智慧工地 电子证书挂牌、智慧工地信息采集与监督协同等工作,查看在建项目的实时数据信息,开展协同工作和项目管理。有条件的建设、 施工、监理等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需要, 自建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在建项目集成管理、实时协同等功能,并通过政企互联信息交换方式与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进行 有效对接。

  智慧工地申报单位为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合理制定项 目智慧工地建设目标, 自主选择采取自建、购买、租赁等方式完 成智慧工地软硬件建设,并按要求与市智慧工地平台有效对接。申报材料应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

  同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同一封闭的施工区域内分为多个 标段实施的,可合并申报或分标段进行申报, 申报单位应在《智慧工地专项建设方案》 中予以明确,并经负责项目监管的住建部门审批同意。

  建设单位原则上应在项目开工前组织编制《智慧工地专项建设方案》,并将相关内容在市智慧工地平台填报。

  项目根据施工进度开展智慧工地建设。 申报单位按《智慧工地专项建设方案》开展建设, 自评达到相应等级,按要求在智慧 工地平台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并完成数据对接后可申请过程应用评价。

  各项目智慧工地申报后,经区住建部门或市安监站、市质监站初审,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复审通过后发放过程应用 “星级 智慧工地电子证书”。

  发放 “星级智慧工地电子证书”后, 申报单位应保障各类设施完好、数据稳定对接,并按要求定期在市智慧工地平台上传信   息。除随工程施工进度须同步拆除的智慧工地设施外,其他设施、 功能应保留至工程完工。监督管理部门会采用“互联网+实地监督” 方式加强动态管理。

  取得智慧工地过程应用评价证书的项目,在完成安全监督评价后,可申请智慧工地最终结果评价。

  1.项 目 自发放 “星级智慧工地电子证书”起至完成安全监督评价结束,“星级智慧工地电子证书”有效时间少于总时间的 50%。 有效时间是指在监管部门动态管理过程中, 电子证书未被暂扣的 实际时间。

  最终结果评价由各区( 空港委)住建部门或市安监站、市质监站进行初审,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复审后最终确定。对 “星 级智慧工地电子证书”有效时间少于总时间 70%的,视情况降低最 终结果评价级别。

  各级住建部门应采取系统扫描、线上检查、 日常现场检查、专项现场抽查等方式对智慧工地的应用进行监督和动态管理。市 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各区(空港委)住建部门、市安监站、市质监 站智慧工地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和监督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通报。

  1.市智慧工地平台通过系统扫描的方式,对平台上传数据、物联网设备对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各区( 空港委)住建部门和市安监站、市质监站应充分运用市智慧工地平台,提高监管效能,拓展线上监督应用。定期查 看市智慧工地平台中各参建单位履职情况,开展视频巡查。同时, 结合日常现场监督工作对项目智慧工地实施情况是否与《智慧工地专项建设方案》相符、智慧工地日常维护管理是否及时有效、上传数据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等进行检查。

  对各类检查发现的智慧工地建设和应用问题,项目应按要求及时整改;限期内未按要求整改的,暂扣 “智慧工地电子证书”5 天;5 天内仍未整改完成的,暂扣电子证书直至整改完成。暂扣电 子证书后,相应鼓励措施同步暂停。

  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有关企业利用智慧工地进行虚假宣传的,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 关责任;涉嫌违法违纪的,将移送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监管部门可参考智慧工地应用情况和 “过程应用评价”结果 进行日常质量安全差异化监管。智慧工地 “过程应用评价”结果 推荐相关行业协会纳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 二星级、三星级 智慧工地优先推荐 “市级质量月观摩项目” “市级安全生产月观 摩项目”“广州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广州市房屋建 筑精品工程培育项目”“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等各类观摩、 示范活动。“最终应用评价”结果作为推荐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五羊杯奖” “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等的优先参考条件。

  本办法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一年,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 请向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反馈。

  简述本项目基本情况及智慧工地建设目标,明确拟申报的智 慧工地等级 、计划申请应用实施评价时间等内容。

  智慧工地建设内容包括智慧工地评价推荐项建设内容及智 慧施工前沿技术建设内容。

  参照《广州市建筑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程》,填写本项目智慧工地推荐项建设内容及计划得分表(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计算出本项目应得总分 ,备注栏应记录评分项中“ 不参评项 ”。

  通过集成管理平台实现四个或四个以上不同管理系统的信息整合、交换和联动(2分)

  通过企业/集团智慧工地平台,开展与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级政企互联a(2分)

  采用AI识别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帽佩戴、安全带佩戴、反光衣穿着、区域入侵、不良行为(如抽烟、打架等)、现场明烟明火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识别、记录和报警,并接入政府管理平台(每个AI摄像头加1分,最高4分)

  采用AI识别技术,对全部塔式起重机司机室内驾驶员不良行为进行识别、记录、报警(2分)

  全景成像测距应用,对施工活动面布设一定数量摄像头,实现自动扫描、自动测量等基本功能(2分);具备全景拼图、溯源测量等扩展应用(2分)

  活动施工作业面额外增加视频监控接入政府管理平台。(每增加1个摄像头加0.25分,最高2

  c)吊钩激光定位及接近地面声光报警(每个塔机使用加0.5分,最多加3分)

  施工升降机具备笼内人员数量识别预警和电动车载人识别预警功能(每个升降机使用加0.5分,最多加4分)

  物料平台或施工吊篮具备安全监测、报警、记录功能(每台使用加0.5分,最多加2分)

  具备对进出施工现场车辆类别(包括渣土运输车辆等)的识别和记录功能(1分)

  智能清点物料,在物料现场验收时,对进入车辆称重,自动清点货物的重量(数量)并上传物料管理系统(2分)

  根据进场物料的品类、规格、生产批次和数量,自动计算最优的取样检验数量(2分)

  采用电子标签、二维码、人脸识别、重力感应等技术手段,对物料进场流转进行跟踪管理(1分)

  通过视频监控、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检查信息记录、问题取证、发起问题整改、预警信息推送、远程即时通信(2分)

  安全管理人员利用有拍照和录像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智能安全帽、执法仪等)对安全巡查进行全过程记录、直播和回放(2分)

  通过安全管理人员的巡查和在安全管理系统操作记录,对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预警(1分)

  通过无人机、移动视频监控设备等对设备的安装、拆卸等关键节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和互动(3分)

  通过安全检查信息自动生成《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等制式表格(2分)

  购买安责险,风险管理机构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并将结果上传至监管平台(2分)

  利用BIM技术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治理,将相关信息与BIM模型关联(2分)

  BIM技术应用模块中计划模型与现场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进度纠偏b(2分)

  BIM技术应用:深化设计、总体施工流程、工程量统计、可视化交底、分阶段场地布置、施工工艺模拟、碰撞检查等(满足1项加1分,最多加6分)

  BIM模型上传CIM平台:施工过程模型、竣工模型(满足1项加2分,共4分)

  2、一星级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评价指标评分总分大于等于 60 分 ,智慧施工前沿技术不少于2 项;

  3、二星级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评价指标评分总分大于等于 70 分 ,智慧施工前沿技术不少于 4 项且每个类别不少于 1 项;

  4、三星级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评价指标评分总分大于等于 85 分 ,智慧施工前沿技术不少于 7 项且每个类别不少于2 项。

  参照《广州市建筑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程》,填写本项目智慧工地前沿技术建设内容表。

  利用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智能安全帽、执法仪等),在质量安全巡查、起重机械或施工升降梯安拆顶升、隐蔽工程施工旁站等重要场景应用,并留下影像记录

  施工作业面安装合理数量的高清全景成像测距技术摄像机,以应用于进度管理、钢筋测量等方面的施工现场管理

  对基坑、卸料平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吊篮中不少于一项开展自动化监测预警,监测数量不少于基坑监测测点或设备总数的50%

  e) 在不少于50%的塔式起重机等大型起重设备关键部位的螺栓安装防松动预警螺母,并实现智能监测预警

  建设电子沙盘,利用倾斜摄影(精细度不低于5厘米),整合施工工程信息(项目级BIM+GIS信息、质量、安全、进度等信息),开展项目级CIM应用

  将施工工程BIM模型在广州市CIM平台落图,实现智慧工地在CIM平台进行三维展示

  通过平台对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全过程管理,并与BIM应用深度融合

  由支撑、顶升、挂架、钢平台及附属设施等系统组成,集成了控制室、材料堆场、生产设施、施工作业面及安全消防等功能的智能化集成平台

  应用三维测量机器人,由机器人自动规划路径到达待测区域,通过点云扫描仪快速精确自动扫描测量墙面、柱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应用智能实测实量工具,包括智能靠尺、智能测距仪、智能卷尺、智能阴阳角尺等,可将数据传输至手机客户端,自动统计形成智能报表并上传至云端,实现数据智能分析

  利用AI辅助视频监控对工程中的危险源、人员行为、车辆等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

  a) 利用无人机、移动视频监控设备等对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等关键节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和远程喊话

  实现对项目管理行为数据、施工作业行为数据、竣工资料和声像档案等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并具备信息收集、整理、在线编辑与协同、存储、检索、归档等功能

  通过企业/集团智慧工地平台,对其下属各工程项目的智慧工地系统进行纵向管理和横向统计分析,开展与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级政企互联,实现政府监管数据与企业平台的互联展示

  本表中未列出,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的于智慧工地的科技成果,并应用于智慧工地的前沿技术

  简述拟与市智慧工地平台对接的本项目智慧工地相关信息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功能 ,包括:

  根据得分计划,列出本智慧工地需要投入的硬件设备名称、数量 、型号 、安装部位、预计安装和拆除时间等。

  提供本项目智慧工地相关单位、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定期检 查制度、应急处置方案、相关保障措施等。

  1、 同一房屋建筑工程项 目 ,在同一封闭的施工区域内分为 多个标段实施的,可合并申报或分标段进行申报应写明需要合并 申报的项目名称、参建单位信息。开云电竞开云电竞